28歲之前,包拯一直默默無聞,連村長都對他沒啥印象。
後人覺得這段歷史太平淡,不符合傳奇人物的設定。於是,假設他是非洲小孩投錯了胎,剛出生就被家人連胎盤一塊扔了。
這還不算完,又安排馬兒在他腦門踢了一下。力度拿捏的剛剛好,既不能踢成腦癱,還得留下霸氣的月牙紋身。
接下來嫂嫂上場,將他撿回去辛勤撫育。包拯長大後變成正義的化身,走哪都自帶台詞: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!
於是,一個父慈子孝的白面書生,硬是被改造成黑不溜秋的閻羅王。
或許,這個世界過於黑暗,人們總需要些美好希望。但是,我們卻遺忘了希望的根源…
孝,從爻從子。子承爻也,善事父母也。順於道,順天之經;循於倫,循地之義。
包拯,謚號「孝肅」,終其一生都是「孝」字當頭。
28歲那年,包拯考上進士,被分配到建昌當縣長。
包拯拒絕了這份工作,原因很簡單:離家太遠,爸媽年紀大了,我要留家裡照顧他們。
朝廷調整了崗位,讓他去離家兩百多里的和州稅務局上班。看到父母不舍的神情,包拯上班第一天就辦理了辭職手續。
剛開場就是大團圓的劇情,我一度懷疑包拯家裡有礦。
沒過幾年,父母雙雙離世。包拯就在墓園搭個草棚,整整守了三年孝都捨不得離開。
老村長帶著一堆老大媽來勸他:你可是全村唯一的希望啊,這樣下去怎麼行?趕緊出去當官吧。
包拯看著那一張張溝壑滄桑的臉龐,他想到:我的父母沒了,但天下人的父母還在。或許,我還有能力去做些什麼。
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包拯背起行囊去吏部報道,那一年他38歲。
包拯被派到天長當知縣,迎來人生第一個案子。有戶人家的牛舌頭被偷割了,主人跑到縣衙報案。
包拯:來人,調出監控錄像看看。
牛主:大人,一千年後才有監控啊。
包拯:咳咳,你確定牛不是想咬舌自盡嗎?
牛主:…….
包拯:算了,你回家殺牛賣肉去吧。
牛主:我還指望它種地呢,再說殺牛犯法啊!
包拯:別廢話,明天給我送兩斤牛肉,要五香的。
牛主:你個昏官!
當天晚上,又有一個人跑來縣衙報案,實名舉報有人違法宰牛。
包拯:你看到他殺牛了?
報案人:是的,不光殺牛還會吹牛皮呢。
包拯:來人,銬起來。
報案人:銬我幹啥?銬那殺牛的去啊。
包拯:大半夜不睡覺,扒人家牆頭搞偷窺。說,牛舌是不是你割的?
報案人:……
後經查明,牛主人改了自家的Wifi密碼,這貨沒法再蹭網而割牛舌報復。由於包拯破案思路清奇,轄區內的二流子們都從良了。
因業績顯著,包拯升調到端州當知府。
當時端州硯台很出名,是皇家指定專用品牌。以前的知府都很雞賊,朝廷下訂單採購100台,他們就趁機生產5000台。
多出來的專門給大領導送禮,逢年過節拿出來倍有面子。大家都其樂融融,就是坑了當地老百姓。
包拯到崗後,嚴格執行生產計劃,一台多餘的硯台都不做。想白要?白送一副銀手銬要不要?
因為正直剛健,包拯被調回京城當監察御史。那一年,他45歲。
包御史剛到京城,就開始四處點炮。
每年給契丹交保護費丟人不?有那錢還不如加強邊境武裝
封駁制度要落實,別讓皇帝覺得想幹啥就能幹啥
被開除的貪官污吏,決不允許換個馬甲再上任
兩年後,朝廷派人去遼國出差。沒人願接這個爛活,有人不懷好意的推薦包拯:他在國內這麼狂,看他出去慫不慫。
敵我雙方舉辦「皮笑肉不笑」座談會,遼國質問:你們在雄州城開闢綠色通道,是想吸納「遼奸」刺探軍情嗎?
包拯硬氣地說:彼此彼此,你們在涿州城開門是為迎接遊客嗎?再說搞情報和建城門有什麼關係。
言語上占不到便宜,契丹人就打哈哈:喝酒喝酒,只要按時交保護費就行了。
包拯回京後調任戶部,他在工作報告中發現了很多問題。
秦隴造船的木材,全部是向當地人索收。
七個州的過橋費都要十幾萬。
漳河地區土壤肥沃,卻不允許百姓種地。
邢沼有一萬多傾農田,卻被圈起來蓋馬場。
解州鹽法政策太緊,人們吃飯只敢放糖。
……
或許,很多人對這些沉重負擔習以為常。但是包拯只要看到不合情理的,就會申請廢除或減免。
51歲那年,包拯搬到了知諫院辦公。他在工位上刻名言:廉者,民之表也;貪者,民之賊也。
他給皇帝提建議,明聽納,辨朋黨,惜人才,去刻薄,抑僥倖,正刑明禁,戒興作,禁妖妄…..
他怒懟權貴大臣,皇后的老爹身兼四職,包拯覺得老傢伙占著茅坑不拉屎,硬是扯下兩個頭銜。
能幹實事的人,他不分陣營派別往上推送
徇私枉法的人,他從宰相到王爺都敢硬杠
由於懟人過於兇猛,江湖人送外號「包彈」。
包拯不是在提建議,就是在準備提建議。不管能不能採納,他都不遺餘力的發聲。
多虧宋仁宗脾氣好,哪怕開會時被包拯噴的一臉口水,也只是默默擦把臉,然後又揚起頭說:包愛卿繼續發言。
歐陽修彈劾包拯「素少學問,處之乖當」,說他不懂人情世故。
權貴們戲謔「包拯笑比黃河清」,想讓他笑比黃河水變清還難。
你可以不喜歡他,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。因為,他做的事情是對的,而且大多都是我們做不到的。
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聰明人,絕大數聰明人做事不分對錯,只講利弊權衡。然而,利弊二字最當不得真。
包拯是個真誠的聰明人。如果凡事只看利弊,那些說不上話的勞苦大眾,活著還有什麼指望?
一個勇敢無畏之人,必定是一個真誠之人。
赤心真誠的包拯,靠著孤獨而堅毅的品行收穫大量聲望,老百姓不直呼其名而尊稱他為包公。
公者,分其私以與人為公。
照理推算,大家聊天說到包公的媳婦,應該會叫聲包母,他兒子那就叫包子吧。可惜,包子比包公去世的還早。
包拯53歲時,兒子包繶死了。老年喪子的打擊,並沒有讓老天收手。第二年包拯又被貶,原因是保薦的官員犯事了。
父母離世、髮妻早亡、獨子過世、官途不順。若是換做尋常人,指不定意志消沉找間寺廟燒香去了。
所謂的偉人,並不是說本事能有多大。而是經歷一系列打擊後,仍然能堅守本心。
包拯被貶池州後,彷彿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,繼續剛正堅毅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。
1056年,包拯被調到開封府上班。後世無數精彩絕倫的傳奇故事,都發生在這個工作崗位上。
當然,99%都是假的。
包拯到任第一天就改規矩,以前來告狀的人,都要半蹲在窗口前辦理業務。他下令大開正門,讓申訴冤屈的人直接來他辦公室。
京城的權貴私建了很多河景房,惠民河道被嚴重堵塞。一下大雨就河水肆溢,開封群眾坐在屋裡都能看海。
包拯扛著毛筆,在霸佔河道的別墅牆上挨個畫圈圈,中間還寫個大大的拆字。權貴們出來阻攔,包拯就親自開著挖掘機強推。
漸漸地,京城圈裡流傳一句名言:關節不到,有閻羅包老。
59歲那年,包拯被提升為諫議大夫,可以繼續開心地提建議了。
包拯:老闆,你都快50歲了,該立太子了。
仁宗:你覺得立誰好?
包拯:你要這麼說的話,那就是懷疑我。
仁宗:這事太敏感,我不多想不行啊。
包拯:我都快退休了,兒子也沒了,還有什麼可圖的?
仁宗:這麼巧,我三個兒子也全死了。
包拯:所以更得儘早確定。
仁宗:讓我再想想吧。
包拯:確定暫時不立嗎?
仁宗:確定一定以及肯定
包拯:那啥,讓宮裡多餘的太監下崗,太浪費錢了。
仁宗:……
包拯:還有,公務員的節假日太長了,要趕緊縮減。
《道德經》云:上善若水、專氣致柔、柔弱勝剛強、守柔曰強。包拯當然沒有水之柔和,他比水泥還要強硬。
這位年近六旬的剛毅老人,上班怒懟那些混日子的同事,下班只有老妻噓寒問暖。他想讓世界更公正些,代價卻是活到沒朋友。
哪怕千百年後的今天,我們也會敬重這樣的人,卻不願忐忑無趣的和他做朋友。包公追求的是公正,而不是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。
或許,老天也覺得對包拯過於苛刻,忍不住再次「捉弄」了他。
1059年,包拯60大壽的生日宴會上。嫂子抱來一個兩歲小孩,非說是他的親兒子。
包拯有點懵逼,按時間推算這是57歲高齡播下的種子。後來得知是被他打發回娘家的侍妾生的,嫂子一直幫他補交贍養費。
包拯很罕見的笑了,他給小兒子取名包綬。於是,他再次擁有一個溫暖的小家庭。
同年,包拯連續彈劾兩屆三司使的一把手(掌管全國財政收入)。這可是富到流油的肥缺,能忍住不貪的簡直算半個聖人。
包拯把兩任搞到蹲班房了,嚇得沒人敢坐這個位子。朝廷沒辦法,就讓包拯暫時兼任這個崗位。
歐陽修又出來說風涼話:「包拯趕走別人,原來是自己貪圖這個肥差,這事乾的過分了啊」(蹊田奪牛)
包拯聽說後拒絕上任,盯著那個位子的人太多,自己要是真幹了,恐怕連秦嶺一白的土蜂蜜都不敢隨便吃了。
經不住宋仁宗再三催促,包拯只得去打卡報道。三年的工作生涯里,他做到了不拿公家一針一線。
1062年,包拯外出視察工作時突然發病。回到家半個月後病逝,終年63歲。
宋仁宗廢朝一日,並親自去包拯家裡弔唁。喪事消息傳出後,京師吏民,莫不感傷;嘆息之聲,聞於衢路。
包拯留下的臨終遺言:後世子孫仕宦,有犯贓者,不得放歸本家,死不得葬大塋中。不從吾志,非吾子吾孫也。
包拯一生峭直耿介,無論多傳奇之故事,他都擔當的起。
只是,包青天的故事愈加美化,那個時代便愈是糟糕。
寄望青天出世的人治,終究是短暫而美好的泡影吧。
註:圖文來源於網路,僅作公益性分享,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。
包拯:中年喪妻、晚年喪子,你不知道歷史上的包青天有多剛硬
28歲之前,包拯一直默默無聞,連村長都對他沒啥印象。
後人覺得這段歷史太平淡,不符合傳奇人物的設定。於是,假設他是非洲小孩投錯了胎,剛出生就被家人連胎盤一塊扔了。
這還不算完,又安排馬兒在他腦門踢了一下。力度拿捏的剛剛好,既不能踢成腦癱,還得留下霸氣的月牙紋身。
接下來嫂嫂上場,將他撿回去辛勤撫育。包拯長大後變成正義的化身,走哪都自帶台詞: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!
於是,一個父慈子孝的白面書生,硬是被改造成黑不溜秋的閻羅王。
或許,這個世界過於黑暗,人們總需要些美好希望。但是,我們卻遺忘了希望的根源…
孝,從爻從子。子承爻也,善事父母也。順於道,順天之經;循於倫,循地之義。
包拯,謚號「孝肅」,終其一生都是「孝」字當頭。
28歲那年,包拯考上進士,被分配到建昌當縣長。
包拯拒絕了這份工作,原因很簡單:離家太遠,爸媽年紀大了,我要留家裡照顧他們。
朝廷調整了崗位,讓他去離家兩百多里的和州稅務局上班。看到父母不舍的神情,包拯上班第一天就辦理了辭職手續。
剛開場就是大團圓的劇情,我一度懷疑包拯家裡有礦。
沒過幾年,父母雙雙離世。包拯就在墓園搭個草棚,整整守了三年孝都捨不得離開。
老村長帶著一堆老大媽來勸他:你可是全村唯一的希望啊,這樣下去怎麼行?趕緊出去當官吧。
包拯看著那一張張溝壑滄桑的臉龐,他想到:我的父母沒了,但天下人的父母還在。或許,我還有能力去做些什麼。
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包拯背起行囊去吏部報道,那一年他38歲。
包拯被派到天長當知縣,迎來人生第一個案子。有戶人家的牛舌頭被偷割了,主人跑到縣衙報案。
包拯:來人,調出監控錄像看看。
牛主:大人,一千年後才有監控啊。
包拯:咳咳,你確定牛不是想咬舌自盡嗎?
牛主:…….
包拯:算了,你回家殺牛賣肉去吧。
牛主:我還指望它種地呢,再說殺牛犯法啊!
包拯:別廢話,明天給我送兩斤牛肉,要五香的。
牛主:你個昏官!
當天晚上,又有一個人跑來縣衙報案,實名舉報有人違法宰牛。
包拯:你看到他殺牛了?
報案人:是的,不光殺牛還會吹牛皮呢。
包拯:來人,銬起來。
報案人:銬我幹啥?銬那殺牛的去啊。
包拯:大半夜不睡覺,扒人家牆頭搞偷窺。說,牛舌是不是你割的?
報案人:……
後經查明,牛主人改了自家的Wifi密碼,這貨沒法再蹭網而割牛舌報復。由於包拯破案思路清奇,轄區內的二流子們都從良了。
因業績顯著,包拯升調到端州當知府。
當時端州硯台很出名,是皇家指定專用品牌。以前的知府都很雞賊,朝廷下訂單採購100台,他們就趁機生產5000台。
多出來的專門給大領導送禮,逢年過節拿出來倍有面子。大家都其樂融融,就是坑了當地老百姓。
包拯到崗後,嚴格執行生產計劃,一台多餘的硯台都不做。想白要?白送一副銀手銬要不要?
因為正直剛健,包拯被調回京城當監察御史。那一年,他45歲。
包御史剛到京城,就開始四處點炮。
每年給契丹交保護費丟人不?有那錢還不如加強邊境武裝
封駁制度要落實,別讓皇帝覺得想幹啥就能幹啥
被開除的貪官污吏,決不允許換個馬甲再上任
兩年後,朝廷派人去遼國出差。沒人願接這個爛活,有人不懷好意的推薦包拯:他在國內這麼狂,看他出去慫不慫。
敵我雙方舉辦「皮笑肉不笑」座談會,遼國質問:你們在雄州城開闢綠色通道,是想吸納「遼奸」刺探軍情嗎?
包拯硬氣地說:彼此彼此,你們在涿州城開門是為迎接遊客嗎?再說搞情報和建城門有什麼關係。
言語上占不到便宜,契丹人就打哈哈:喝酒喝酒,只要按時交保護費就行了。
包拯回京後調任戶部,他在工作報告中發現了很多問題。
秦隴造船的木材,全部是向當地人索收。
七個州的過橋費都要十幾萬。
漳河地區土壤肥沃,卻不允許百姓種地。
邢沼有一萬多傾農田,卻被圈起來蓋馬場。
解州鹽法政策太緊,人們吃飯只敢放糖。
……
或許,很多人對這些沉重負擔習以為常。但是包拯只要看到不合情理的,就會申請廢除或減免。
51歲那年,包拯搬到了知諫院辦公。他在工位上刻名言:廉者,民之表也;貪者,民之賊也。
他給皇帝提建議,明聽納,辨朋黨,惜人才,去刻薄,抑僥倖,正刑明禁,戒興作,禁妖妄…..
他怒懟權貴大臣,皇后的老爹身兼四職,包拯覺得老傢伙占著茅坑不拉屎,硬是扯下兩個頭銜。
能幹實事的人,他不分陣營派別往上推送
徇私枉法的人,他從宰相到王爺都敢硬杠
由於懟人過於兇猛,江湖人送外號「包彈」。
包拯不是在提建議,就是在準備提建議。不管能不能採納,他都不遺餘力的發聲。
多虧宋仁宗脾氣好,哪怕開會時被包拯噴的一臉口水,也只是默默擦把臉,然後又揚起頭說:包愛卿繼續發言。
歐陽修彈劾包拯「素少學問,處之乖當」,說他不懂人情世故。
權貴們戲謔「包拯笑比黃河清」,想讓他笑比黃河水變清還難。
你可以不喜歡他,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。因為,他做的事情是對的,而且大多都是我們做不到的。
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聰明人,絕大數聰明人做事不分對錯,只講利弊權衡。然而,利弊二字最當不得真。
包拯是個真誠的聰明人。如果凡事只看利弊,那些說不上話的勞苦大眾,活著還有什麼指望?
一個勇敢無畏之人,必定是一個真誠之人。
赤心真誠的包拯,靠著孤獨而堅毅的品行收穫大量聲望,老百姓不直呼其名而尊稱他為包公。
公者,分其私以與人為公。
照理推算,大家聊天說到包公的媳婦,應該會叫聲包母,他兒子那就叫包子吧。可惜,包子比包公去世的還早。
包拯53歲時,兒子包繶死了。老年喪子的打擊,並沒有讓老天收手。第二年包拯又被貶,原因是保薦的官員犯事了。
父母離世、髮妻早亡、獨子過世、官途不順。若是換做尋常人,指不定意志消沉找間寺廟燒香去了。
所謂的偉人,並不是說本事能有多大。而是經歷一系列打擊後,仍然能堅守本心。
包拯被貶池州後,彷彿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,繼續剛正堅毅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。
1056年,包拯被調到開封府上班。後世無數精彩絕倫的傳奇故事,都發生在這個工作崗位上。
當然,99%都是假的。
包拯到任第一天就改規矩,以前來告狀的人,都要半蹲在窗口前辦理業務。他下令大開正門,讓申訴冤屈的人直接來他辦公室。
京城的權貴私建了很多河景房,惠民河道被嚴重堵塞。一下大雨就河水肆溢,開封群眾坐在屋裡都能看海。
包拯扛著毛筆,在霸佔河道的別墅牆上挨個畫圈圈,中間還寫個大大的拆字。權貴們出來阻攔,包拯就親自開著挖掘機強推。
漸漸地,京城圈裡流傳一句名言:關節不到,有閻羅包老。
59歲那年,包拯被提升為諫議大夫,可以繼續開心地提建議了。
包拯:老闆,你都快50歲了,該立太子了。
仁宗:你覺得立誰好?
包拯:你要這麼說的話,那就是懷疑我。
仁宗:這事太敏感,我不多想不行啊。
包拯:我都快退休了,兒子也沒了,還有什麼可圖的?
仁宗:這麼巧,我三個兒子也全死了。
包拯:所以更得儘早確定。
仁宗:讓我再想想吧。
包拯:確定暫時不立嗎?
仁宗:確定一定以及肯定
包拯:那啥,讓宮裡多餘的太監下崗,太浪費錢了。
仁宗:……
包拯:還有,公務員的節假日太長了,要趕緊縮減。
仁宗:……
《道德經》云:上善若水、專氣致柔、柔弱勝剛強、守柔曰強。包拯當然沒有水之柔和,他比水泥還要強硬。
這位年近六旬的剛毅老人,上班怒懟那些混日子的同事,下班只有老妻噓寒問暖。他想讓世界更公正些,代價卻是活到沒朋友。
哪怕千百年後的今天,我們也會敬重這樣的人,卻不願忐忑無趣的和他做朋友。包公追求的是公正,而不是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。
或許,老天也覺得對包拯過於苛刻,忍不住再次「捉弄」了他。
1059年,包拯60大壽的生日宴會上。嫂子抱來一個兩歲小孩,非說是他的親兒子。
包拯有點懵逼,按時間推算這是57歲高齡播下的種子。後來得知是被他打發回娘家的侍妾生的,嫂子一直幫他補交贍養費。
包拯很罕見的笑了,他給小兒子取名包綬。於是,他再次擁有一個溫暖的小家庭。
同年,包拯連續彈劾兩屆三司使的一把手(掌管全國財政收入)。這可是富到流油的肥缺,能忍住不貪的簡直算半個聖人。
包拯把兩任搞到蹲班房了,嚇得沒人敢坐這個位子。朝廷沒辦法,就讓包拯暫時兼任這個崗位。
歐陽修又出來說風涼話:「包拯趕走別人,原來是自己貪圖這個肥差,這事乾的過分了啊」(蹊田奪牛)
包拯聽說後拒絕上任,盯著那個位子的人太多,自己要是真幹了,恐怕連秦嶺一白的土蜂蜜都不敢隨便吃了。
經不住宋仁宗再三催促,包拯只得去打卡報道。三年的工作生涯里,他做到了不拿公家一針一線。
1062年,包拯外出視察工作時突然發病。回到家半個月後病逝,終年63歲。
宋仁宗廢朝一日,並親自去包拯家裡弔唁。喪事消息傳出後,京師吏民,莫不感傷;嘆息之聲,聞於衢路。
包拯留下的臨終遺言:後世子孫仕宦,有犯贓者,不得放歸本家,死不得葬大塋中。不從吾志,非吾子吾孫也。
包拯一生峭直耿介,無論多傳奇之故事,他都擔當的起。
只是,包青天的故事愈加美化,那個時代便愈是糟糕。
寄望青天出世的人治,終究是短暫而美好的泡影吧。
註:圖文來源於網路,僅作公益性分享,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。